南京城市历史街区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13
作者
沈苏彦
艾丽君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社会-生态环境; 历史街区; 旅游开发; 耦合协调; 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6 [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构建适应城市历史街区发展需要的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街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旅游开发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现失调态势,同时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J].
尹乐 ;
李建梅 ;
周亮广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5) :163-166+176
[2]   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模糊评测及实证研究 [J].
方磊 ;
唐德彪 .
开发研究, 2013, (03) :74-76
[3]   基于北京朝阜路的我国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探析 [J].
杨劲松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8) :49-53
[4]   近30年中国历史街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戴湘毅 ;
朱爱琴 ;
徐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6 (02) :224-229
[5]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J].
陈炜 ;
文冬妮 .
青海民族研究, 2011, 22 (04) :31-35
[6]   基于体验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复兴——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 [J].
刘家明 ;
刘莹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556-564
[8]   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J].
邱云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2) :2158-2168
[9]   都市历史街区真实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J].
廖仁静 ;
李倩 ;
张捷 ;
卢韶婧 ;
祁秋寅 .
旅游学刊, 2009, 24 (01) :55-60
[10]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J].
崔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