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指标构建、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高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马克思工资理论; 劳动力价值; 实现程度; 指标; 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以资本积累作用下的供求为限度、以阶级斗争为关键因素的工资决定机制,并科学地分析了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工资的各类因素,为我们研究劳动力再生产的实际情况、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理论框架之下,本文构建了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指标,并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劳动力价值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差别较大,前者无法凭借工资实现其劳动力价值,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在相当程度上由劳动者自身承担,这将严重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内需的扩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资本积累视角下的劳动力价值:识别、测算与中国现实 [J].
张晨 ;
冯志轩 .
经济学家, 2014, (06) :5-13
[2]   工人议价力之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2008年以来中国工人议价力变化初探 [J].
李怡乐 ;
罗远航 .
财经科学, 2014, (05) :62-73
[3]   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 [J].
孟捷 ;
李怡乐 .
开放时代, 2013, (05) :74-106
[4]   解读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J].
方敏 ;
赵奎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2, 3 (03) :58-70
[5]   劳动力价值的代际关系分析 [J].
郑志国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6) :7-11
[6]   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劳动争议关系的实证研究 [J].
于桂兰 ;
宋冬林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6) :88-104+135
[7]   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价值 [J].
谢富胜 ;
李安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08) :111-119
[8]  
资本论Azi ben lun[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
[10]  
Increasing Misery of the Proletariat: An Analysis of Marx's Wage and Employment Theory[J] .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 . 196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