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许妙苗
朱喜钢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南京; 低碳城市; 生产性碳排放;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以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城市碳排放的内部结构中,生产性碳排放无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本文根据南京市2000年以来的生产性能源消耗情况,对近几年南京的生产性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南京生产性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政策创新等产业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M].世界银行;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Solow meets Leontief: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J].Marcelo Arbex;Fernando S. Perobelli.Energy Economics.2009, 1
[3]   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J].
刘琰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5) :35-41
[4]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J].
刘再起 ;
陈春 .
国外社会科学, 2010, (03) :21-27
[5]   英国低碳产业支持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J].
何继军 .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3) :58-60
[6]   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体系构建——推动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 [J].
冯碧梅 ;
刘传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3) :67-72
[7]   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J].
陈文婕 ;
颜克高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200-203
[8]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J].
张泉 ;
叶兴平 ;
陈国伟 .
城市规划, 2010, 34 (02) :13-18+41
[9]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 [J].
潘海啸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1) :40-45
[10]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J].
李迅 ;
曹广忠 ;
徐文珍 ;
杨春志 ;
宋峰 ;
赵培红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0, (01) :32-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