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N2~1、N2~2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得文 [1 ,2 ]
陈国俊 [1 ]
吕成福 [1 ,2 ]
杜贵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物性; 乌南油田; 柴达木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4.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岩石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特针对N21和N22碎屑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对30余口井的样品和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南油田N21和N22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粘土膜(粘土环边)的形成、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隙,其中次生粒间溶孔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基质内微孔隙和裂缝孔隙。孔隙度多为8%~18%,渗透率多为0.5×10-3~10×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其中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细砂岩和粉砂岩相),其次为远砂坝粉砂岩相,间湾薄层砂岩储集性能差。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乌南油田N12和N22储层的最主要的成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地震反演技术在乌南油田的应用附视频 [J].
李积永 ;
张玉敏 ;
石勇 .
中外能源, 2007, (04) :52-55
[2]  
乌南油田利用冲洗带电阻率计算碳酸盐岩含量的新方法[J]. 李军,濮人龙.青海石油. 2007(01)
[3]  
乌南油田利用冲洗带电阻率计算碳酸盐岩含量的新方法[J]. 李军,濮人龙.青海石油. 2007 (01)
[4]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 [J].
郭峰 ;
陈世悦 ;
袁文芳 ;
王德海 .
新疆地质, 2006, (01) :45-51+101
[5]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J].
马达德 ;
寿建峰 ;
胡勇 ;
王少依 ;
徐宁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9-595
[6]   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古近系及新近系砂岩储层 [J].
马达德 ;
王少依 ;
寿建峰 ;
陈子炓 ;
秦玉娟 ;
唐光明 .
古地理学报, 2005, (04) :519-528
[7]   沃尔什函数薄层评价技术在乌南油田中的应用 [J].
杨思通 ;
孙建孟 ;
李玉泉 ;
张振城 ;
不详 .
石油物探 , 2005, (02) :150-153+6
[8]   柴西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模拟 [J].
黄立功 ;
钟建华 ;
王海侨 ;
赵密福 ;
陈汉林 ;
李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75-77
[9]   柴西地区逆断裂类型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J].
官大勇 ;
胡望水 ;
张文军 ;
毛治国 ;
王炜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6) :621-623
[10]   柴西地区第三系藻灰(云)岩的岩石类型与分布特征 [J].
寿建峰 ;
邵文斌 ;
陈子炓 ;
沈安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