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56
作者
付广 [1 ,2 ]
孙同文 [1 ,2 ]
吕延防 [1 ,2 ]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侧向分流; 断-砂配置; 输导能力; 评价指数; 南堡凹陷;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断-砂侧向分流输导是目前南堡凹陷油气勘探中的"瓶颈"问题,为了系统查明油源断裂向两侧储层侧向输导油气的条件及能力,利用274口探评井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了储层连通性界限及有利断-砂配置类型,指出南堡凹陷优势的断-砂侧向输导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1)垂向输导通道为成藏期活动开启的油源断裂;2)上覆存在高品质封盖层;3)断-砂配置类型为反向正断层(上盘)或顺向正断层(下盘);4)储层砂地比值大于20%,即具有较好物性和储层连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指数(T),并应用其对南堡凹陷中浅层16口井83个断-砂配置侧向运移输导油气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指数大于2时有利于油气从断裂向储层侧向分流运移.应用NP1-5井进行验证,吻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方法用于评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同生断裂分段生长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鸳鸯沟断裂为例 [J].
刘哲 ;
吕延防 ;
孙永河 ;
李彦彬 ;
张东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 41 (05) :793-799
[2]   油气运移输导层研究及量化表征方法 [J].
罗晓容 ;
雷裕红 ;
张立宽 ;
陈瑞银 ;
陈占坤 ;
许建华 ;
赵健 .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428-436
[3]   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系 [J].
万涛 ;
蒋有录 ;
董月霞 ;
赵忠新 ;
谢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2) :60-67
[4]   骨架砂体输导能力量化评价——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为例 [J].
宋国奇 ;
宁方兴 ;
郝雪峰 ;
向立宏 ;
黄蓉 ;
尚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1) :4-6+10+111
[5]   泥岩涂抹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及封闭 [J].
付晓飞 ;
郭雪 ;
朱丽旭 ;
吕延防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 41 (01) :52-63
[6]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输导层量化表征及有效性评价 [J].
赵健 ;
罗晓容 ;
张宝收 ;
赵风云 ;
雷裕红 .
石油学报, 2011, 32 (06) :949-958
[7]   断层纵向输导与储层非均质性耦合控运模拟实验研究 [J].
郭凯 ;
曾溅辉 ;
卢学军 ;
崔周旗 ;
师玉雷 .
现代地质, 2010, 24 (06) :1164-1170
[8]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断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J].
李宏义 ;
姜振学 ;
董月霞 ;
王旭东 ;
齐立新 .
现代地质, 2010, 24 (04) :755-761
[9]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水化学特征的成藏指示意义 [J].
徐德英 ;
周江羽 ;
王华 ;
庄新国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0, (03) :285-289
[10]   断裂带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油气的输导和封堵性 [J].
吴智平 ;
陈伟 ;
薛雁 ;
宋国奇 ;
刘惠民 .
地质学报, 2010, 84 (04) :57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