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成品油价格风险研究

被引:6
作者
沈沛龙 [1 ,2 ]
邢通政 [1 ]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成品油; 国际油价; GARCH模型; 价格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以扰动项为正态分布的GARCH模型研究了Brent、Dubai和Minas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以Kupiec的失败频率检验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刻画考察期的原油收益率波动特征,也能较好地度量上述3个原油市场的价格风险。由于中国成品油定价过程中参照Brent、Dubai和Minas原油市场,文章对3个原油市场的历史数据拟合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组合波动最小原理得出3地市场的权重比为0.238 9∶0.575 9∶0.185 2时,中国成品油用油成本的波动率达到最小值。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验证了这一结果,实证表明在75美元/桶的国际油价水平下,置信水平取95%,使用最优权重能够减少用油成本波动0.16~0.17美元/桶。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双向有效”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方法研究 [J].
孙仁金 ;
马杰 ;
王琳旋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07) :39-40
[2]   我国成品油市场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J].
王晓川 .
国际石油经济, 2008, (04) :22-25+97
[3]   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信息流动与一体化 [J].
潘慧峰 ;
张金水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20-26
[4]   油价长期高位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J].
魏一鸣 ;
焦建玲 ;
梁强 ;
范英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1) :11-15
[5]   基于GED—GARCH模型的中国原油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J].
张跃军 ;
范英 ;
魏一鸣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 (03) :398-406
[6]   对国际石油市场的理论分析和展望 [J].
徐伟红 ;
来君 ;
孙大利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9-23
[7]   三状态马尔柯夫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世界油价波动分析中的应用 [J].
魏巍贤 ;
陈智文 ;
王建军 .
财经研究, 2006, (06) :120-131
[8]   中国石油价格风险管理的困境与选择 [J].
黄运成 ;
李畅 ;
马卫锋 .
世界经济研究, 2005, (10) :22-26
[9]   基于ARCH类模型的国内油价波动分析 [J].
潘慧峰 ;
张金水 .
统计研究, 2005, (04) :16-20
[10]   国际石油市场的ARCH效应分析 [J].
冯春山 ;
吴家春 ;
蒋馥 .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