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研究:反思与前瞻

被引:11
作者
叶声华
邓小华
机构
[1] 天津大学
[2] 中国工程院
[3]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国家资格框架; 比较研究; 反思; 前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1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我国国家资格框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三重三轻"的突出问题,即重比较轻基础、重文本轻文化、重经验轻反思。这些问题使得当前的研究视野变窄,不利于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拓展和深化。面对我国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紧迫任务,有必要转变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方向,即从经验到学理、从文本到文化以及从国际到本土,通过理论创新来引领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格框架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国家资格框架:基于国内文献的述评 [J].
蓝洁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 (03) :15-19
[2]   我国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形成路径研究 [J].
杨蕊竹 ;
孙善学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 (04) :5-28
[3]   从QCF到RQF:英国资格框架改革的新取向及其启示 [J].
白玲 .
外国教育研究, 2016, 43 (11) :31-43
[4]   “国家资格框架”能否“融通普职” [J].
张宇 .
职教通讯, 2016, (10) :77-77
[5]   资格框架对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心理引领和激励——兼论对我国资格框架的构想 [J].
江颖 ;
黄霖 .
当代职业教育, 2015, (06) :10-14
[6]   全纳与融通——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探析 [J].
吕盈盈 .
世界教育信息, 2015, 28 (08) :38-42
[7]   澳大利亚资历框架制度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J].
刘剑青 ;
孙静怡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1 (02) :104-108
[8]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运行机制及特点 [J].
陈静 .
现代教育管理, 2014, (11) :119-123
[9]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对接欧洲资格框架研究 [J].
臧力克 ;
黄利非 ;
钱逸秋 .
教育与职业, 2014, (30) :135-137
[10]   现代职业教育与国家资格框架构建 [J].
姜大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1)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