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a海南岛冰雹天气统计特征与概念模型

被引:11
作者
郑艳
刘丽君
吴春娃
机构
[1] 海南省气象台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热带地区; 冰雹; 概念模型; 预报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4 [固态非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和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2014年海南岛出现的22次冰雹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冰雹均出现在春季;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琼中-琼海一线的五指山以北地区;按照影响系统可分为西南低压槽Ⅰ型、西南低压槽Ⅱ型、东路冷空气型和西路冷空气型;西南低压槽Ⅰ型冰雹落区在儋州和澄迈,西南低压槽Ⅱ型落区较分散,二者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4:00-17:00;冷空气型冰雹发生时间与锋面到达时间密切相关,西路冷空气型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和昌江,东路冷空气型则在海口、临高和文昌;西南低压槽Ⅰ型湿层可达对流层上层,具有强热力条件,触发机制为海陆风辐合线;西南低压槽Ⅱ型和冷空气型600-500 h Pa有明显干区,边界层华南沿海至海南岛北部地区有冷式切变;0℃层高度集中在4.3-5.1 km,-20℃层高度为7.6-8.4 km;冰雹直径与低层垂直风切变大小有一定的正相关;直径大于等于20 mm的大冰雹△T850-500≥27℃;基于海口多普勒雷达提炼的海南岛冰雹临近预报指标为最大组合反射率CR≥55 d BZ,50 d BZ强回波高度达到-20℃层,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60 kg·m-2,回波顶高ET≥15km。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2,
[12]   下垫面物理过程在一次北京地区强冰雹天气中的作用 [J].
王华 ;
孙继松 .
气象, 2008, (03) :16-21+129
[13]   北京盛夏一次罕见的大雹事件分析 [J].
廖晓农 ;
俞小鼎 ;
于波 .
气象, 2008, (02) :10-17
[14]   强雹暴的雷达三体散射统计与个例分析 [J].
廖玉芳 ;
俞小鼎 ;
吴林林 ;
何彩芬 ;
尹忠海 .
高原气象, 2007, (04) :812-820
[15]   强垂直温度梯度条件下强对流天气分析与潜势预报 [J].
许爱华 ;
詹丰兴 ;
刘晓晖 ;
王欢 .
气象科技, 2006, (04) :376-380
[16]   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J].
朱敏华 ;
俞小鼎 ;
夏峰 ;
周红根 ;
王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215-223
[17]   云南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初探 [J].
陶云 ;
段旭 ;
杨明珠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6) :837-842
[18]   海南岛附近四季风场的中尺度环流 [J].
翟武全 ;
李国杰 ;
孙斌 ;
党人庆 .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4)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