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大别山的地体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被引:5
作者
马宝林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桐柏山-大别山; 地体; 碰撞; 韧性剪切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桐柏山-大别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对该区三个地体进行了研究,指出:南部随州-广济高压浅变质地体具有俯冲杂岩性质;北部北淮阳高压浅变质地体中、西段具有俯冲杂岩性质,东段具有构造混杂岩特征;中部桐柏-大别山地体早期是洋盆中的大陆地壳残块,后期演化成岛弧。在加里东或海西-印支时期三地体先后碰撞造山。随州-广济地体和北淮阳地体分别向北、向南逆掩或推覆到桐柏-大别地体之上。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2+99 +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别山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J].
潘国强 ;
荆延仁 ;
夏木林 ;
梁万通 ;
王小民 ;
刘忠光 ;
丸山茂德 ;
毛河光 .
地质论评, 1990, (04) :359-363+386
[3]   苏北-胶南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和岩性地层柱 [J].
刘若新 ;
马宝林 ;
张兆忠 ;
张志敏 ;
杨惠南 ;
胡琏 .
地震地质, 1989, (01) :47-54+143
[4]   大别山东段双变质带特征和古构造演化 [J].
马宝林 ;
张兆忠 .
地震地质, 1988, (02) :19-28
[5]   大别变质地体的构造样式及变形序列 [J].
索书田 ;
游振东 ;
朱宝康 ;
刘武 .
地球科学, 1988, (03) :341-349
[6]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大型推覆-滑脱构造及其演化 [J].
郝杰 ;
刘小汉 ;
不详 .
地质科学 , 1988, (01) :1-10+97
[7]   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个超镁铁质冷侵入体——对霍山县铙钹寨岩体的再认识 [J].
杨锡庸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3, (04) :81-99
[8]   大别山变质带的多硅白云母 [J].
张兆忠 ;
张秉良 ;
冯锦江 ;
李松滨 .
矿物学报, 1982, (04) :275-282
[9]   河南信阳古消减杂岩 [J].
石铨曾 ;
牟用吉 ;
张恩惠 ;
张克伟 ;
姚瑞增 ;
王家德 .
地震地质, 1982, (01) :11-22+83
[10]   佛子岭群的地质时代问题 [J].
杨志坚 .
地质论评, 1964, (05) :32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