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 条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
被引:74
作者:

王自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丁孝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黄志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
扬子陆快;
华夏陆块;
淡色花岗岩;
大陆边缘;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2.03.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长期存在不同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区域地层对比、火山—沉积组合、构造变形特征,大量新的测年数据以及淡色花岗岩(MPG)和含堇青石花岗闪长岩(CPG)等岩体的分布及产出的构造环境分析,再次探讨"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构造环境和演化特征。笔者等认为"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的形成和演化与1.1~0.9Ga的"格林威尔运动"无关,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后的不同陆块(如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等)的大陆边缘沉积,经830~780Ma之晋宁运动期碰撞造山,进而构成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古陆新的増生大陆边缘。晋宁期碰撞造山的特征是:在时间演化方面经历了早期初始强烈碰撞、挤压变形—松弛拉张接受不同规模裂陷盆地或裂谷火山—碎屑沉积—终期再碰撞演化过程;在空间变化方面则显示为构造环境的多样性。以湘、赣边界剪切断裂带和鄱阳湖—赣江剪切断裂带为界,形成三种不同的构造环境。湘黔桂代表的西部区段和赣西北代表的中部区段均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陆对接碰撞构造环境。但二者在挤压和拉张强度和规模的差别,导致两区段构造形态的不同。赣皖浙东部区段为活动大陆边缘具多列岛弧及弧后盆地的洋—陆俯冲—碰撞构造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 [21]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J]. 地球学报, 2009, 30 (04) : 433 - 446高林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传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鹏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丁孝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自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彦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22] 中元古界蒙山组、陈塘坞组的建立[J]. 地层学杂志, 2009, 33 (03) : 249 - 259颜铁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龚日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汪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余心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华锡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 [23] 论浙江平水群的划分和地质时代[J]. 现代地质, 2009, 23 (02) : 238 - 245龚日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颜铁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余心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华锡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张志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 [24] 浙江平水群角斑岩的成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J]. 科学通报 , 2009, (05) : 610 - 617陈志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邢光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郭坤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董永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陈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曾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李龙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贺振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不详赵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25] 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J]. 地质通报, 2008, (10) : 1744 - 1751高林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明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丁孝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燕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凌联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传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26] 江南造山带存在新元古代(~850 Ma)俯冲作用——来自皖南SSZ型蛇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证据[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5) : 375 - 38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史仁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支霞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7] 江南造山带是否格林威尔期造山带?——关于华南前寒武纪地质的几个问题[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 64 - 72周金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孝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8] 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的时代[J].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 429 - 441耿元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崇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新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留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杜利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周喜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29] 皖南新元古代井潭组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2) : 282 - 296吴荣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吴元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30] 滇中昆阳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华南格林威尔期造山的证据[J]. 科学通报, 2007, (07) : 818 - 824张传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高林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史晓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阎全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