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石炭纪构造背景及演化

被引:25
作者
匡立春 [1 ]
张越迁 [1 ]
查明 [2 ]
陈中红 [2 ]
李林 [1 ]
孔玉华 [1 ]
张勇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构造演化; 石炭系; 新疆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北部石炭纪洋陆转换过渡期,经历了以下两个演化阶段:早石炭世碰撞间歇期伸展-残留洋闭合、陆-陆碰撞阶段和晚石炭世碰撞期后伸展垮塌-板内变形作用阶段。根据石炭纪的板块构造活动背景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岩石组合,初步拟定新疆北部早石炭世原型盆地类型主要包括5类:残留洋、陆缘坳陷、裂陷槽、裂谷、陆内坳陷;晚石炭世原型盆地可简要分为3类:裂陷槽、陆缘坳陷、裂谷或断陷。根据上石炭统原型盆地后期叠加改造特征,将新疆北部现今保存在覆盖区内的上石炭统残留盆地及其叠加改造类型分为两大类六亚类:首先根据是否存在二叠系分为继承型和叠加型两大类,然后再根据中生代及新生代盆地叠加特征分为六亚类,分别为连续继承型、早继承早叠加型、早继承晚叠加型、三叠系叠加型、侏罗系叠加型及白垩系叠加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新疆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古油藏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匡立春
    齐雪峰
    王绪龙
    任江玲
    唐勇
    潘立君
    [J]. 地质学报, 2011, 85 (02) : 224 - 233
  • [2] 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北侧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陈登超
    赵省民
    邓坚
    [J]. 地质学报, 2010, 84 (12) : 1770 - 1780
  • [3] 北疆及邻区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童英
    王涛
    洪大卫
    韩宝福
    张建军
    史兴俊
    王超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0, 29 (06) : 619 - 641
  • [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前景
    何登发
    陈新发
    况军
    袁航
    吴晓智
    杜鹏
    唐勇
    [J]. 石油学报, 2010, 31 (01) : 1 - 11
  • [5] 新疆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火山岩分布及其构造环境
    李建忠
    吴晓智
    齐雪峰
    郑曼
    张庆春
    [J]. 岩石学报, 2010, 26 (01) : 195 - 206
  • [6] 新疆北部石炭纪地层、岩相古地理与烃源岩
    吴晓智
    齐雪峰
    唐勇
    卫延召
    侯连华
    [J]. 现代地质, 2008, (04) : 549 - 557
  • [7] 新疆西北部和什托洛盖盆地早中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
    渠洪杰
    胡健民
    李玮
    高山林
    张英利
    刘健
    崔建军
    [J]. 地质学报, 2008, (04) : 441 - 450
  • [8]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张朝军
    何登发
    吴晓智
    石昕
    罗建宁
    王宝瑜
    杨庚
    管树巍
    赵霞
    [J].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 47 - 58+7
  • [9] 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演化与成矿
    王京彬
    徐新
    [J]. 地质学报, 2006, (01) : 23 - 31
  • [10]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李锦轶
    何国琦
    徐新
    李华芹
    孙桂华
    杨天南
    高立明
    朱志新
    [J]. 地质学报, 2006, (01) : 148 -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