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为例

被引:18
作者
黄静波
肖海平
李纯
蒋二萍
机构
[1] 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2] 湘南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禁止开发区域; 利益相关者; 协调发展机制; AHP法; 丹霞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通过构建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基于协调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目的,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定量分析了目前丹霞山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综合协调性及利益相关者各自评价指标的协调性水平。结果显示:①丹霞山生态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呈不协调的发展状况;②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自身评价指标发展水平不均衡;③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横向或斜向沟通与协调,特别是宏观和中观层的利益主体与微观操作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为此,从主体关系协调和空间关系协调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丹霞山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各利益相关者主体关系协调的全通道式沟通网络机制和空间关系协调发展机制。丹霞山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和实现机制有利于为其他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依据,并有利于进一步扩展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39 / 8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丹霞山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J].
肖海平 ;
许树辉 ;
黄静波 .
韶关学院学报, 2011, 32 (06) :5-11
[2]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以农业生态园为例(英文)[J]. 唐慧.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01)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地质公园环境管理分析——以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J].
李宁 ;
吴秀敏 .
四川地质学报, 2009, 29(S1) (S1) :102-106
[5]   利益相关者管理: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新领域 [J].
贺小荣 ;
王娓娓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01) :88-93
[6]   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需要体系”的战略初探 [J].
王卫平 ;
陈荣耀 .
现代管理科学, 2008, (11) :33-35
[7]   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J].
贺小荣 .
旅游学刊, 2008, (08) :91-96
[8]   我国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 [J].
高国力 .
今日中国论坛, 2008, (04) :48-51
[9]   江苏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J].
侯国林 ;
黄震方 ;
张小林 .
人文地理, 2007, (06) :124-128
[10]   我国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政策评述 [J].
刘通 .
宏观经济管理, 2007, (11)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