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书写

被引:38
作者
程天君 [1 ]
陈南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改革和发展; 知识考古;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可以将其视为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强国之梦的一个写照。百年来,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留下了丰富的话语和文本,通过考察"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的书写背景和生成过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诞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30年,是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时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可以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方面予以书写和把握。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 [J].
袁振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 (04) :1-17+162
[2]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 [J].
袁振国 .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06) :3-3
[3]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J].
陈金芳 ;
万作芳 .
教育研究, 2016, 37 (10) :25-31
[4]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为何难以构建 [J].
吴遵民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03) :27-31+38
[5]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J].
袁贵仁 .
中国高等教育, 2014, (05) :4-11
[6]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 [J].
褚宏启 .
教育研究, 2013, 34 (11) :4-10
[8]   论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嬗变 [J].
杨宗仁 .
江苏高教, 2012, (01) :94-96
[9]   张彭春等: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 [J].
胡晓风 .
生活教育, 2011, (03)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