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

被引:12
作者
周亚凤
马岩松
张平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沈阳11016
关键词
南果梨; 绿原酸; 酚类物质; 果肉; 褐变机理; 沈阳农业大学; 果实形态; 果心; 褐变反应; 酶促褐变;
D O I
10.16376/j.cnki.bfgs.1999.01.003
中图分类号
S661.20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7年秋,在沈阳农业大学以鞍山市郊产的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了其在贮藏(0℃)期间褐变的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南果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的合成,后发生降解。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认为南果梨褐变是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所致。已查明绿原酸是南果梨所含酚类物质的主要成份,是主要的褐变底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
    蒋跃明
    陈绵达
    林植芳
    陈芳
    [J].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2) : 157 - 163
  • [2] 鸭梨果实气调贮藏过程CO伤害机理初探
    陈昆松
    于樑
    周山涛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5) : 83 -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