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分异

被引:85
作者
苑韶峰
唐奕钰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 土地利用; 生态承载力; 耦合协调度; 长江经济带; 全球气候变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2.023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间四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模型,从经济贡献力、生态承载力及二者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区域差异显著,各地级市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从上游地区到下游地区增长量逐渐增大。②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碳排放总体呈现正相关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先增大后减小,碳排放强度空间正相关性增强,集聚状态显著,异质性空间单元增加。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高值集聚中心位于下游沿海地区,低值集聚中心主要分布在上游及中游地区,低值孤立点和高值孤立点分别分布在中游及中下游地区。③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生态承载系数东高西低、中间最低,两者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耦合协调度上游差异较小,中游及下游地区差异相对较大。④为更好地实现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集约方向转变,可以分区域进行低碳土地利用的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四川省广元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J].
石洪昕 ;
穆兴民 ;
张应龙 ;
吕明权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3) :101-106
[22]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 [J].
苏雅丽 ;
张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1) :152-156
[23]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率及其低碳优化——基于能源消耗的视角 [J].
游和远 ;
吴次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1) :1875-1886
[24]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1639-1649
[25]   江苏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J].
李颖 ;
黄贤金 ;
甄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S2)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