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来国内外地缘政治比较研究——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15
作者
秦奇 [1 ,2 ]
成升魁 [1 ]
李飞 [1 ]
吴良 [1 ]
张丹 [1 ]
陈晓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地缘政治; 研究进展; 比较分析;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4 [政治地理学、地缘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地理学界对国内外地缘政治的研究领域与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鲜有涉及。本文系统回顾了后冷战时期以来地理学视角下国内外地缘政治研究进展,比较辨析两者差异,并对中国地缘政治研究提出展望。研究认为:国内外地理学界对地缘政治的内涵、研究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基本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从价值取向和研究领域上看,当代国外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思潮是批判性地缘政治,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领域宽泛化趋势明显;而中国地缘政治研究强调为国家战略服务,侧重传统地缘政治领域。从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看,国外学者偏重定性分析和田野调查,对于研究区域具体情态认知深刻;中国学者在空间定量研究方面工作扎实,倾向于对宏观格局、分异规律的探讨。研究提出,中国地理学者应回答地理要素与地缘政治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对现代地缘政治的作用机理等重要问题;加强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而使成果更加可靠、更易落地,培养全球视野、拓展研究领域和区域,最终形成一套能真正为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与思想。
引用
收藏
页码:1475 / 148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6 条
[31]   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的中缅地缘关系演变 [J].
王淑芳 ;
阳婷慧 ;
葛岳静 ;
李灿松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13-20
[32]   传媒的地缘环境视角研究 [J].
洪菊花 ;
骆华松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 (05) :1-6
[33]   基于中国视角的地缘经济合作研究进展——以中国―东盟合作研究为例 [J].
李红 ;
韦永贵 ;
徐全龙 .
热带地理, 2015, 35 (05) :719-729
[34]   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 [J].
胡志丁 ;
骆华松 ;
李灿松 ;
付磊 ;
熊理然 .
热带地理, 2015, 35 (04) :561-568
[35]   中美在南亚地缘影响力的时空演变及机制 [J].
王淑芳 ;
葛岳静 ;
刘玉立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864-878
[36]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J].
杜德斌 ;
马亚华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005-1014
[37]   中东地缘政治环境对伊朗崛起的影响浅析 [J].
沈长成 ;
陈俊华 ;
高蕾 ;
余玲 .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 (02) :31-38+48
[38]   地缘合作中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 [J].
柳江 ;
武瑞东 ;
何大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606-616
[39]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40]   加强东南亚农业合作开发的战略重点与布局研究 [J].
唐冲 ;
陈伟忠 ;
申玉铭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2) :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