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输入对三江湿地小叶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产生CH4能力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葛瑞娟 [1 ,2 ]
宋长春 [1 ]
杨桂生 [1 ]
侯翠翠 [1 ,2 ]
李英臣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氮输入; 湿地; CH4产生;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10.002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不同生长阶段,用室内鲜土培养法对土壤CH4的产生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输入后,植物各生长阶段的土壤CH4产生率均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明显的波动.从生长季(6月7日~8月24日)CH4产生率均值来看,不同氮输入水平对土壤CH4产生起促进作用;不同氮输入水平对植物不同生长阶段CH4产生率影响明显.第一(6月7日~7月2日)、第二(7月2日~7月20日)阶段适量的氮输入(6g.m-2)对CH4产生起促进作用,但过量氮输入(12g.m-2)会对CH4产生起抑制作用;而第三(7月20日~8月7日)、第四(8月7日~8月24日)阶段不同氮输入均对CH4产生起促进作用;氮输入后,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BR)、土壤代谢熵(qCO2)、土壤诱导呼吸(SIR)、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植物地上生物量与土壤CH4产生的动态关系存在差异.土壤CH4产生与q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MBN、TOC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2070 / 20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J].
曾从盛 ;
王维奇 ;
仝川 .
地理研究, 2008, (06) :1321-1330
[2]   湿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J].
姚守平 ;
罗鹏 ;
王艳芬 ;
吴宁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7, (02) :58-63
[3]   稻田甲烷氧化研究方法进展 [J].
马静 ;
徐华 ;
蔡祖聪 .
土壤, 2007, (02) :153-156
[4]   湿地甲烷的产生、氧化及排放通量研究进展 [J].
陈槐 ;
周舜 ;
吴宁 ;
王艳芬 ;
罗鹏 ;
石福孙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05) :726-733
[5]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J].
冯虎元 ;
程国栋 ;
安黎哲 .
冰川冻土, 2004, (04) :411-419
[6]   植物在CH产生、氧化和排放中的作用 [J].
丁维新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379-1384
[7]   氮肥对土壤甲烷产生的影响 [J].
丁维新 ;
蔡祖聪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380-383
[8]   土壤有机质和外源有机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 [J].
丁维新 ;
蔡祖聪 .
生态学报, 2002, (10) :1672-1679
[9]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J].
王明星 ;
李晶 ;
郑循华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4) :218-230
[10]   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率的实验研究 [J].
上官行健 ;
王明星 ;
R. Wassmann ;
H. Rennenberg ;
W. Seiler .
大气科学, 1993, (05) :6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