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14
作者
陈志斌
陈梅
王龙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飞仙关组; 储集层;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对四川盆地东北部达州—宣汉地区鸡唱剖面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序列进行系统描述,认为该区飞仙关组飞二段鲕粒滩储层沉积相—成岩相演化与飞二段经历的2次海平面下降有关。储层的孔隙演化亦与这2次海退过程有关,孔隙大小由准沉积期的海水环境下的胶结成岩作用和混合水环境下的白云石化作用所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戴金星 ;
周国源 .
岩石学报, 2006, (08) :2182-2194
[12]   TSR(H2S)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积极性研究——H2S的形成过程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马永生 ;
梁英波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3) :141-149
[13]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凡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60-64
[14]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
[15]   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槽台”沉积体系及演化 [J].
魏国齐 ;
陈更生 ;
杨威 ;
杨雨 ;
胡明毅 ;
张林 ;
吴世祥 ;
金惠 ;
沈珏红 .
沉积学报, 2004, (02) :254-260
[16]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主要矿物的溶蚀作用及机理研究综述 [J].
郭春清 ;
沈忠民 ;
张林晔 ;
徐大庆 ;
苗德玉 ;
陆现彩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3) :53-57
[17]   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发育对T1f鲕粒岩分布的控制 [J].
杨雨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30-32+10
[18]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 [J].
王一刚 ;
刘划一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14-19+12
[19]   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溶作用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124-126+84
[20]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荣坤 .
沉积学报, 1994, (04)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