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福保湾间隙水氮磷分布及其与底泥微生物和磷酸酶相互关系

被引:23
作者
李宝 [1 ]
丁士明 [1 ]
范成新 [1 ]
钟继承 [1 ]
张路 [1 ]
尹洪斌 [1 ]
赵斌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
Peeper; 营养盐; 沉积物; 微生物活性; 碱性磷酸酶; 滇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滇池福保湾不同区域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分析了底泥间隙水NH4+-N、PO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近表层10cm内底泥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4+-N和PO43--P浓度自上覆水向下层间隙水呈先升后降趋势,反映它们有自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潜在危害;底泥有机质(Loss-on-Ignition,LOI)、APA和FDA活性也有从表层底泥向下层逐步降低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NH4+-N、PO43--P浓度变化为河口区>湾心区>西部沿岸区>东部沿岸区,与沉积物中LOI、APA和FDA活性的大小顺序基本相同.间隙水NH4+-N浓度与表层10cm内底泥的APA和FDA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α=0.01),PO43--P浓度与底泥APA和FDA活性具有负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很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石油污染土壤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与降解效应 [J].
陈嫣 ;
李广贺 ;
张旭 ;
卢晓霞 ;
张玲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784-787
[2]   模拟太湖底泥疏浚对氮磷营养物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 [J].
刘德启 ;
李敏 ;
朱成文 ;
顾钧 ;
江飞 ;
由文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3) :521-525
[3]   滇池东北部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现状及其成因 [J].
李文朝 ;
刘正文 ;
胡耀辉 ;
吴庆龙 ;
陈开宁 ;
潘继征 .
湖泊科学, 2004, (04) :305-311
[4]   太湖底泥蓄积量和可悬浮量的计算 [J].
罗潋葱 ;
秦伯强 ;
朱广伟 .
海洋与湖沼, 2004, (06) :491-496
[5]   太湖草藻型湖区间隙水理化特性比较 [J].
张路 ;
范成新 ;
王建军 ;
秦伯强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5) :45-49
[6]   太湖梅梁湾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其与藻类生长的关系 [J].
高光 ;
秦伯强 ;
朱广伟 ;
范成新 ;
季江 .
湖泊科学, 2004, (03) :245-251
[7]   湖泊底泥疏浚对内源释放影响的过程与机理 [J].
范成新 ;
张路 ;
王建军 ;
郑超海 ;
高光 ;
王苏民 .
科学通报, 2004, (15) :1523-1528
[8]   滇池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J].
高丽 ;
杨浩 ;
周健民 ;
陈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4) :1-4
[9]   滇池底泥菌类组成及与污染关系的研究 [J].
许传坤 ;
刘艳芳 ;
钱军 .
西部林业科学, 2004, (01) :89-93
[10]   太湖底泥间隙水中金属离子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J].
王建军 ;
范成新 ;
张路 ;
朱育新 ;
郑超海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1) :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