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水旱轮作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淑彬
黄国勤
黄海泉
刘隆旺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2]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水旱轮作; 综合效益; 连作;
D O I
10.13836/j.jjau.2002174
中图分类号
S511.0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稻田水旱轮作研究表明 :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培肥了地力 ,改善了稻米品质。水旱轮作中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轮作方式 1(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 ) ;其次为轮作方式 2 (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 ) ;再次为轮作方式 3(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 ) ;而连作效果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稻田水旱轮作(第3年度)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J].
王淑彬 ;
黄国勤 ;
李年龙 ;
刘隆旺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3) :320-323
[2]   稻田水旱轮作(第二年度)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J].
王淑彬 ;
黄国勤 ;
刘隆旺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20-23
[3]   浅谈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J].
环爱华 .
中国稻米, 2001, (04) :8-10
[4]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黄发松 ;
孙宗修 ;
胡培松 ;
唐绍清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3) :172-176
[5]   连作稻田水旱轮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后作产量的影响 [J].
黄冲平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0, (S1) :76-79
[6]   合理的复种轮作与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 [J].
元生朝 .
作物学报, 1981, (03) :211-216
[7]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8]  
土壤农化分析[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农学院主编, 1980
[9]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