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热岛强度与相关地表因素的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35
作者
沈中健
曾坚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空间自回归模型; 空间自相关; 城市热岛; 局部气候区; 热环境;
D O I
10.13249/j.cnki.sgs.2020.05.019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厦门市为例,基于遥感影像与建筑普查数据,分析了各局部气候区中相关地表因素与热岛强度之间的空间响应规律,以及厦门市各局部气候区中热岛强度与相关地表因素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热岛强度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区集中于东南部的建设用地及耕地和裸地,低值区聚集于湖泊、河流等水体、湿地以及北部、西北部的林地;普通回归模型不能有效解释空间中相关地表因素与热岛强度之间的关系;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可以更准确分析地表因素与热岛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各局部气候区中可以作为回归模型自变量的地表因素有所不同。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时,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天空视域因子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建筑密度、不透水面比例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建筑体积密度、建筑平均高度、建筑高度差与热岛强度的相关性在各气候区中并不一致。根据研究结论建议保护"补偿区"、分隔"作用区",综合考虑规划实施策略的可行性,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42 / 85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扩散格局及驱动机制 [J].
赵美风 ;
汪德根 .
地理科学, 2019, 39 (11) :1729-1738
[2]   基于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佛山市中心城区河网水系演变驱动分析 [J].
胡家昱 ;
刘丙军 .
水文, 2019, 39 (02) :7-13
[3]   大连市中山区城市建筑垂直特征对城市热环境效应的影响 [J].
闫广华 ;
苏俊如 ;
管敦颐 .
地理科学, 2019, 39 (01) :125-130
[4]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热环境生态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匡文慧 .
地理科学, 2018, 38 (10) :1643-1652
[5]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广州市NDVI和NDBI与气温关系研究 [J].
许剑辉 ;
赵怡 ;
肖明虹 ;
钟凯文 ;
阮惠华 .
国土资源遥感, 2018, 30 (02) :186-194
[6]   基于均一化资料的西安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J].
高文兰 ;
李双双 ;
段克勤 ;
孔锋 ;
王娟 .
地理科学, 2018, 38 (03) :464-473
[7]   城市热环境的规划改善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J].
岳亚飞 ;
詹庆明 ;
王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02) :286-295
[8]   基于RS和GIS的郑州市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演化研究 [J].
池腾龙 ;
曾坚 ;
王思彤 .
中国园林, 2016, 32 (10) :78-83
[9]   基于landsat8 oli数据的合肥市热岛时空特征分析 [J].
宋瑞祥 ;
张庆国 ;
孟庆岩 ;
徐丽 ;
施悯悯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43 (03) :474-480
[10]  
A review of mitigat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hermal comfort in urban outdoor spaces[J] . Dayi Lai,Wenyu Liu,Tingting Gan,Kuixing Liu,Qingyan Che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