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和曲宗站2005年4,5月近地辐射能收支初步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茂善 [1 ]
马耀明 [2 ]
仲雷 [2 ]
吕世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珠峰地区; 地表辐射能; 地表反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又一次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2005年4,5月)期间获得的辐射资料分析该地区地表辐射能的日变化,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不同下垫面辐射各分量的异同,同时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地表反照率在4月和5月的月变化和日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08 / 10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J].
李茂善 ;
戴有学 ;
马耀明 ;
仲雷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6, (05) :807-813
[2]   藏北高原地面辐射收支的初步分析 [J].
马伟强 ;
马耀明 ;
胡泽勇 ;
李茂善 ;
王介民 ;
钱泽雨 .
高原气象, 2004, (03) :348-352
[3]   青藏高原能量收支观测实验的新进展 [J].
季国良 .
高原气象, 1999, (03) :333-340
[4]   绿洲边缘内外近地面辐射收支分析 [J].
文军 ;
王介民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7, (04) :24-31
[5]   青藏高原的长波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江灏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1995, (04) :68-75
[6]   藏北高原太阳辐射能收支的季节变化 [J].
季国良,吕兰芝,邹基玲 .
太阳能学报, 1995, (04) :340-346
[7]   1992年夏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 [J].
陆龙骅,周国贤,张正秋 .
太阳能学报, 1995, (03) :229-233
[8]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的辐射特征 [J].
袁福茂 .
高原气象, 1985, (S2) :36-49
[9]   青藏高原三江河谷和藏北高原及喜马拉雅山山地的辐射状况 [J].
姚兰昌 ;
敬枫蓉 ;
陈有虞 ;
王文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5, (S2) :9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