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地区共轭膝折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13
作者
闫淑玉
张进江
张波
孟树
王晓先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巴楚地区; 共轭膝折带; 物理模拟;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以塔里木地区巴楚隆起地层及构造为原型,设计了3层结构模型:底部为黄油层,作为滑脱层;中间为黏土层,模拟该地区膝折发育的地层;上部为细砂层,模拟上部松散沉积。研究了挤压速率、黄油层厚度、砂层厚度等因素对共轭膝折带形成的影响,对共轭膝折带的形成和演化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膝折带的有利条件是较厚的基底滑脱单元、上覆压力,中等挤压速率;在基底滑脱单元较厚的条件下,首先在能干单元的边部发育逆冲断裂体系,随后在能干单元的中央位置发育膝折型褶皱;膝折构造产生之后,随着挤压变形的持续进行,将产生调节断裂;在持续的挤压应变环境中,膝折型褶皱的演变基本经历了宽缓褶皱→紧闭褶皱→突起构造变形或断层调节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韩长伟 ;
马培领 ;
朱斗星 ;
杜大伟 ;
肖江 ;
刘雪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131-135
[2]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特征及油气勘探 [J].
邬光辉 ;
李启明 ;
肖中尧 ;
李洪辉 ;
张立平 ;
张现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124-130
[3]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演化及构造特征分析 [J].
李强 ;
赵丽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154-159
[4]   同沉积褶皱生长地层中沉积与构造关系 [J].
郭卫星 ;
漆家福 .
现代地质, 2008, (04) :520-524
[5]   辽河盆地是两期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来自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新认识 [J].
汪道京 ;
张占文 ;
肖乾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2) :143-150
[6]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构造格架及形成演化 [J].
丁文龙 ;
林畅松 ;
漆立新 ;
黄太柱 ;
余腾孝 .
地学前缘, 2008, (02) :242-252
[7]   单层褶皱变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与水平应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周叶 ;
林舸 ;
龚发雄 ;
刘士林 ;
张德圣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1) :37-43
[8]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新思路 [J].
郑亚东 ;
莫午零 ;
张文涛 ;
关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13-18
[9]   神秘的109.4°——共轭变形带的夹角 [J].
郑亚东 ;
王涛 ;
王新社 .
地质科学, 2007, (01) :1-9
[10]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膝折”构造形成机理及应用 [J].
李应平 ;
朱德茂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4) :29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