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北京市南沙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17
作者:
朱光旭
[1
,2
]
郭庆军
[1
]
陈同斌
[1
]
Marc Peters
[1
]
杨俊兴
[1
]
张晗芝
[1
,2
]
魏荣菲
[1
,2
]
王春雨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与资源工程研究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形态分析;
南沙河;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419
中图分类号:
X820.4 [风险评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804 ;
082803 ;
摘要:
北京南沙河是海淀北部地区的重要排水和风景观赏性河道,为全面了解南沙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Hakanson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南沙河表层沉积物各种重金属元素存在较好的同源性,污染程度为:Cr>Cd>Zn>Cu>Pb>Ni。基于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评价表明,该区域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由强至弱依次为:Cd>Pb>Cu≈Cr>Ni≈Zn,其中,仅Cd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除了京藏高速桥河段危害等级较高外,南沙河总体处于轻微的生态风险等级。形态分析表明,Cd的酸提取态含量高,迁移性最强,最容易对生物造成直接危害,其次是Pb和Zn,Cu和Ni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环境危害,Cr产生环境危害的可能性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148 / 215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