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超高压变质过程中部分熔融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8
作者
凌文黎
张宏飞
高山
钟增球
韩吟文
徐启东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部分熔融作用; 流体作用; 地球化学约束; 大别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西部麻城四道河榴辉岩 -围岩剖面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 ,对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榴辉岩原岩性质类似于N -MORB ,其长英质围岩可分为TTG片麻岩和含石榴石花岗岩 ;两类长英质围岩Sm -Nd同位素特征与其寄主的榴辉岩相似 ;REE特征、w (Nb) /w(Ta)比值、Nd同位素组成及锆石U -Pb定年等地球化学证据支持了TTG片麻岩为大别地区陆壳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 ,其与超高压榴辉岩的关系属特殊的异地关系 ;含榴花岗岩为超高压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 ,但因其形成环境为石榴石稳定场的深度 ,故含榴花岗岩与超高压榴辉岩被视为近似原地的构造关系 .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大别灰色片麻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J].
郑祥身 ;
金成伟 ;
翟明国 ;
石永红 .
岩石学报, 1999, (03) :350-358
[2]   大别山中生代钾质岩浆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剥露机理 [J].
马昌前 ;
杨坤光 ;
许长海 ;
李志昌 ;
CarlEhlers .
岩石学报, 1999, (03) :379-394
[3]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 [J].
钟增球 ;
张宏飞 ;
索书田 ;
游振东 .
地球科学, 1999, (04) :393-399
[4]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1141
[5]   大别山东部超高太变质带北侧的花岗片麻岩及其构造背景 [J].
吴维平 ;
徐树桐 ;
江来利 ;
刘贻灿 ;
苏文 ;
石永红 ;
范高红 ;
陈金苗 ;
沈欢喜 .
安徽地质, 1998, (01) :28-35
[6]   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和花岗岩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谢智,陈江峰,周泰禧,张巽 .
岩石学报, 1996, (03) :401-408
[7]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J].
王清晨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7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