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一次特殊雨雪天气的云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盛日锋 [1 ]
马占山 [2 ]
欧建军 [3 ]
王俊 [1 ]
龚佃利 [1 ]
姜鹏 [4 ]
周毓荃 [5 ]
机构
[1]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3] 上海海洋气象台
[4] 山东省气象台
[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暴雪; CloudSat卫星; 云物理过程; 动力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探空、CloudSat卫星、山东自动气象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11-12日山东西部大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云物理特征及动力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hPa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造成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层偏南风急流与冷空气交汇形成较强的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有利于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增强。(2)暴雪区上空水平能量锋区明显,垂直方向上等θse线密集且随高度向北显著倾斜,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热力条件。(3)强降雪发生前,低层冷空气的南侵触发了暴雪系统的发展;暴雪强盛期,高层气旋性环流促使暴雪区中高层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加强;暴雪后期,冷空气加强并逐渐控制了中低层,切断了暖湿气流的供应,导致降雪逐渐停止。(4)上升气流有助于水汽的输送和云滴、冰晶、雪晶粒子之间的碰并、淞附,冰水含量大值区与上升速度大值区相一致,冰晶数浓度中心对应着上升运动顶部。高层冰晶下落过程中经过凝华、结淞及碰连增长在低层形成数浓度较低的大冰相粒子,为降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结合CloudSat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探空秒数据,分析了一定动力条件下暴雪云系的物理过程和垂直演变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711 / 17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济南“7.18”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J].
盛日锋 ;
王俊 ;
龚佃利 ;
陈西利 ;
张洪生 .
高原气象, 2011, 30 (06) :1554-1565
[2]   “091111”山西特大暴雪过程的流型配置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J].
苗爱梅 ;
贾利冬 ;
李智才 ;
申李文 .
高原气象 , 2011, (04) :969-981
[3]   基于CloudSat资料的中国及周边地区云垂直结构统计分析 [J].
王帅辉 ;
韩志刚 ;
姚志刚 ;
赵增亮 ;
项杰 .
高原气象 , 2011, (01) :38-52
[4]   利用多种卫星研究台风“艾云尼”宏微观结构特征 [J].
赵姝慧 ;
周毓荃 .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1254-1260
[5]   河南省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孙仲毅 ;
王军 ;
靳冰凌 ;
邢用书 ;
芦阿咪 ;
孙日丁 ;
黄真文 .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1338-1344
[6]   星载毫米波测云雷达在研究冰雪天气形成的云物理机制方面的应用潜力 [J].
仲凌志 ;
刘黎平 ;
陈林 ;
王瑾 ;
牟蓉 ;
沃伟峰 .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705-716
[7]   利用CloudSat资料分析青藏高原、高原南坡及南亚季风区云高度的统计特征量 [J].
王胜杰 ;
何文英 ;
陈洪滨 ;
卞建春 ;
王振会 .
高原气象 , 2010, (01) :1-9
[8]   2008年雪灾过程高原上游关键区水汽输送机制及其前兆性“强信号”特征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程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78-487
[9]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Features and Causes of the Snow Storm Event over the Southern Areas of China in January 2008[J]. 王东海,柳崇健,刘英,魏凤英,赵南,姜智娜,李英,陈菊英,王亚非,施晓晖,徐祥德.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9(03)
[10]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J].
王东海 ;
柳崇健 ;
刘英 ;
魏凤英 ;
赵南 ;
姜智娜 ;
李英 ;
陈菊英 ;
王亚非 ;
施晓晖 ;
徐祥德 .
气象学报, 2008, (03) :4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