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选育和鉴定广泛适应性小麦品种的地点的探讨

被引:1
作者
杨竹平
吴兆苏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地点; 小麦区域试验; 长江下游;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88.05.03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84—1986年度种植于长江下游地区7个地点的10个小麦品种的产量资料,研究选育和鉴定广泛适应性小麦品种的合适地点.结果表明,在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特殊适应性.扬州点是选育兼具高产、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的合适场所.没有任何单个地点或二地点组合符合选择理想测试点的4个指标,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至少应在3个地点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研究 [J].
杨竹平 ;
吴兆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2) :11-16
[2]   “六五”期间小麦穿梭育种简报 [J].
吴兆苏 ;
俞世蓉 ;
魏燮中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123-124
[3]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布点问题的探讨 [J].
俞世蓉 ;
谢福祥 ;
郭蔼平 ;
梅子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 (03) :23-31
[4]   THE CHOICE OF LOCALITY FOR PLANT-BREEDING WHEN SELECTING FOR HIGH-YIELD AND GENERAL ADAPTATION [J].
HAMBLIN, J ;
FISHER, HM ;
RIDINGS, HI .
EUPHYTICA, 1980, 29 (01) :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