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勤圈识别的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28
作者
郭亮
郑朝阳
黄建中
袁满
马煜箫
贺慧
机构
关键词
通勤圈; 空间结构; 空间绩效; 优化; LBS; 武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研究通勤圈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运行特征和提升空间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识别武汉市中心城区主要通勤圈的空间分布;在对通勤圈的圈层结构、内部构成及外部形态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通勤圈的通勤强度空间分布、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布局与运行特征之间的关联及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中心城区通勤圈空间分布呈以"通勤中心"为核心、相对集聚的"多中心"结构;通勤圈的内部结构呈圈层式扩张,且"飞地"和跨区通勤现象明显;随着通勤圈空间范围扩大,职住偏离指数、主要土地使用要素指标与交通环境要素指标均随之降低;通勤圈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其内部用地构成、用地混合度及通勤走廊主导交通方式的运送速度和效率;交通方式系统供给与基于通勤圈的3类通勤出行需求的"错位"布局降低了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运行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准确识别通勤圈空间分布与内在结构为基础,优先完善中心城区内部交通系统组织、适度拓展中心城区跨通勤圈客流通道以逐步扩大通勤圈服务范围、审慎发展快速路系统的面向大城市空间运行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大城市职住空间特征的多尺度比较与分析——以武汉为例 [J].
郭亮 ;
毕瑜菲 ;
黄建中 ;
郑朝阳 ;
胡刚钰 ;
王冠 .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5) :88-97
[2]   从基于OD的分析走向基于活动空间的分析 [J].
杨东援 .
交通与港航, 2017, 4 (06) :4-6+3
[3]   大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的耦合关系研究——对厦门市的多情景模拟分析和讨论 [J].
黄建中 ;
胡刚钰 ;
赵民 ;
李峰清 ;
沈畅 ;
许晔丹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6) :33-42
[4]   论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空间绩效”机理——基于厦门LBS画像数据和常规普查数据的研究 [J].
李峰清 ;
赵民 ;
吴梦笛 ;
黄建中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05) :21-32
[5]   上海市典型就业区的通勤特征分析与模式总结——张江、金桥和陆家嘴的案例比较 [J].
田金玲 ;
王德 ;
谢栋灿 ;
朱玮 .
地理研究, 2017, 36 (01) :134-148
[6]   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 [J].
孙道胜 ;
柴彦威 ;
张艳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09) :1-9
[7]   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 [J].
丁亮 ;
钮心毅 ;
宋小冬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484-499
[8]   利用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区 [J].
丁亮 ;
钮心毅 ;
宋小冬 .
城市规划, 2015, 39 (09) :100-106
[9]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商圈的比较——以南京东路、五角场、鞍山路为例 [J].
王德 ;
王灿 ;
谢栋灿 ;
钟炜菁 ;
武敏 ;
朱玮 ;
周江评 ;
李渊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50-60
[10]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张雪 ;
孙道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