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退耕模式冠层适宜郁闭度的模拟初步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学权
胡庭兴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林学系
关键词
遮荫; 净光合速率; 光能利用率;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71012 ; 0713 ;
摘要
模拟林冠层郁闭情况,对不同遮荫条件下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特征的研究表明:影响扁穗牛鞭草光合速率最关键因子是光照强度,在遮荫梯度16%60%时,每增加1%遮荫度光合速率的平均减幅最小,为0.16μmol CO2/(m2.s);扁穗牛鞭草对光能利用能力较高的遮荫度范围是遮荫梯度48%60%,其中遮荫度55%时最高,是0.038 902μmol CO2/μmol光量子;每增加1%遮荫度对生物量降低率影响最小的遮荫梯度为48%60%,影响率为0.17%,由此可初步认为生产中林(竹)+扁穗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中林(竹)冠层的郁闭度可以考虑在0.48~0.60。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草带在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作用 [J].
李洪勋 .
草业科学, 2005, (01) :94-97
[2]   金沙江流域退耕还草效益分析 [J].
王继春 ;
兰德荣 ;
梁进 ;
毕玉芬 ;
陈功 ;
罗富成 .
草业科学, 2004, (12) :23-27
[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J].
李蕾 ;
刘黎明 ;
谢花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61-163+167
[4]   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草)保持水土生态效益研究 [J].
罗海波 ;
钱晓刚 ;
刘方 ;
何腾兵 ;
宋光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31-34+41
[5]   宫胁法的原理、步骤及其在滇西北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J].
胡静 ;
杨树华 ;
杨礼攀 .
云南林业科技, 2003, (02) :35-38
[6]   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和实践:用乡土树种重建当地森林——宫胁森林重建法介绍 [J].
王仁卿 ;
藤原一绘 ;
尤海梅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S1) :133-139
[7]   陡坡地退耕还林模式 [J].
叶志义 ;
阳小成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81-84
[8]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J].
温绍龙 ;
郎南军 ;
曾觉民 ;
袁春明 ;
李贵祥 ;
孟广涛 ;
方向京 ;
郑科 .
云南林业科技, 2002, (01) :10-14
[9]   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对三峡库区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J].
孙凡 ;
冯沈萍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