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强度下绿洲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特征

被引:34
作者
李海峰 [1 ,2 ,3 ]
曾凡江 [1 ,3 ]
桂东伟 [1 ,3 ]
雷加强 [1 ,3 ]
张利刚 [1 ,2 ,3 ]
郭永平 [1 ,3 ]
热甫开提沙比提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干旱区; 农田; 土壤微量元素; 绿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地处极端干旱背景下的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研究区,以绿洲化为视角,根据当地农民耕作习惯于2005年选择4块试验农田,分别代表当地典型的农田利用强度。基于单项指数(Ei)和综合指数(Ec)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分析了绿洲农田在不同利用强度下的土壤Fe、Cu、Mn、Zn等微量元素有效性,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与人为耕作管理措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为耕作管理强度会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产生重要影响,绿洲不同位置农田因施肥强度和管理方式的差别,其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绿洲内部农田土壤有效Fe、Cu、Mn、Zn含量显著高于绿洲边缘各样地,新垦农田土壤有效Fe、Cu、Zn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地;绿洲内部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最高,新垦农田最低;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与土壤有机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03 / 18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新疆绿洲连作棉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化研究 [J].
韩春丽 ;
刘娟 ;
肖春华 ;
张旺锋 ;
刘梅 ;
黄建军 .
土壤学报, 2010, 47 (06) :1194-1201
[2]   绿洲化进程中不同利用强度农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桂东伟 ;
雷加强 ;
曾凡江 ;
穆桂金 ;
杨发相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780-1788
[3]   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特征分析 [J].
董国涛 ;
张爱娟 ;
罗格平 ;
许文强 ;
戴丽 .
土壤, 2009, 41 (05) :726-732
[4]  
干旱区农田不同利用强度下土壤质量评价.[J].桂东伟;穆桂金;雷加强;曾凡江;王辉;.应用生态学报.2009, 04
[5]   滇西南亚热带山地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研究 [J].
赵筱青 ;
杨树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5) :140-144
[6]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J].
漆良华 ;
张旭东 ;
彭镇华 ;
范少辉 ;
周金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4) :735-740
[7]   川西北草原土壤及冷暖季牧草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J].
文勇立 ;
李辉 ;
李学伟 ;
杨雪 ;
王洪志 ;
朱刚 .
生态学报, 2007, (07) :2837-2846
[8]   农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朱静 ;
黄标 ;
孙维侠 ;
丁峰 ;
邹忠 ;
苏建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12
[9]   干旱区典型流域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J].
马媛 ;
师庆东 ;
杨建军 ;
吕光辉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682-687
[10]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驱动力 [J].
樊自立 ;
徐曼 ;
马英杰 ;
王让会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