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斡旋受贿中“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被引:1
作者
王健
机构
[1] 安徽大学
关键词
斡旋受贿; 制约关系; 非制约关系; 身份关系;
D O I
10.15948/j.cnki.37-1500/s.2015.02.044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关于斡旋受贿中"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判定,刑法理论界有多种学说,具有代表性的是制约说与非制约说两种。这两种主要学说有其可取的价值,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对众多学说可取之处的吸收和对不足部分的分析及完善,笔者认为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与不正当利益相结合构成"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界定标准,并阐述了其中的思路与想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7+120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斡旋受贿问题之探析 [J].
张黎 ;
赵洋阳 .
犯罪研究, 2011, (01) :26-31
[2]   斡旋受贿“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内涵新探 [J].
孙岩 ;
刘少夫 .
法制与社会, 2009, (32) :339-340+368
[3]   斡旋受贿问题研究 [J].
于飞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01) :41-46
[4]  
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张成法, 2010
[5]  
刑法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3
[6]  
新刑法全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