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2016年夏末南疆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活动特征
被引:13
作者:
刘雯
[1
,2
]
李建刚
[1
,2
]
杨莲梅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南疆地区;
时空分布;
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2 [中小尺度天气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6年夏末南疆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频发,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频繁。利用强降水频发时段2016年8月8日—9月16日逐时FY-2G红外亮温(TBB)资料对南疆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分析,共获得92个生命史≥3h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包括β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βCCS)和β中尺度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MβECS)。根据南疆地区的极端干旱气候背景,文中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尺度判定标准为云顶亮温(TBB)≤-32℃的连续冷云区直径≥20 km。对MCS的分布和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状MCS和带状MCS发生的频次相当。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是MCS活跃区,MCS移动方向主要以偏东或东北方向为主,南疆地区活动最频繁的MCS生命史为3~4 h。南疆地区MCS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午后和傍晚是MCS最活跃的时段。与MβCCS相比,MβECS具有更明显的夜发性特征。昆仑山北坡MCS的最活跃时段早于天山南坡MCS,而天山南坡MCS夜间和凌晨形成的特征更为显著。生命史为3~5 h的短生命史MCS主要在午后和傍晚形成发展,并在形成后2 h达到成熟,生命史超过6 h的长生命史MCS多发于午后和凌晨,并且其发展阶段更长。文中给出了1个引发短时强降水的MβCCS和1个MβECS的云团演变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