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认识的不透明性看人工智能的本质及其限度

被引:62
作者
董春雨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认识不透明性; 理解; 计算模拟; 机器认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当前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是人工智能的“理解力”问题。对于大多数的计算模拟而言,人们无法获得那种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透明性。从计算科学的技术实现层面看,面对巨大而复杂的计算量,人类不可能审查全部的计算过程,这就造成了人类在认识上存在着不透明性的盲区。基于认知不透明性与认识不透明性的区分,机器认识中的不透明性会导致“理解”的缺失。从认识透明性的角度分析人对机器可能的认识把握程度及其要求,可以对机器的理解能力的本质及其限度做出相对精准和深入的探讨,为人们厘清机器认识论的特征,进而理解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本质联系与区别,提供一条富有启发性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66+207 +207-20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知识论语境中的理解 [J].
陈嘉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10) :25-43+204
[2]   脑机接口与认识主体新进化 [J].
肖峰 .
求索, 2022, (04) :23-31
[3]   人工智能:一种新技术还是一种新生命——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探究 [J].
舒红跃 ;
吴娇 .
江汉论坛, 2022, (02) :18-23
[4]   论模型认识论中的同构关系 [J].
齐磊磊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1, 37 (01) :109-114
[5]   我们失去认知家园了吗?——论认知透明性与误差余地原则 [J].
吴程程 ;
郑伟平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0, 37 (04) :21-26
[6]   大数据:深调制与不透明表征 [J].
拉斐尔阿尔瓦拉多 ;
保罗汉弗莱斯 ;
薛永红 .
哲学分析, 2018, 9 (03) :115-131+198
[7]   群体智能与人工生命 [J].
康琦 ;
汪镭 ;
吴启迪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05, 18 (06) :689-697
[8]   计算主义质疑 [J].
刘晓力 .
哲学研究, 2003, (04) :88-94
[9]   A Puzzle concerning Compositionality in Machines [J].
Ryan M. Nefdt .
Minds and Machines, 2020, 30 :47-75
[10]  
James A. Reggia,Di-Wei Huang,Garrett Katz,Jordi Vallverdú.Exploring the Computational Explanatory Gap[J].Philosophies,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