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鄢庆枇 [1 ]
邹文政 [1 ]
纪荣兴 [1 ]
庄峙厦 [2 ]
王小如 [2 ]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2]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荧光抗体检测技术;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 河流弧菌(Vibriofluvial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灭活的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抗原,注射免疫实验兔,制得凝集价为1∶5 120的抗血清。用试管凝集法检测了抗血清的特异性,再用免疫吸附法去除交叉反应,从而得到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河流弧菌血清。用所制备的抗血清在实验室中建立起河流弧菌荧光抗体检测技术(FAT),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楚地看到被标记的病原菌,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h。用河流弧菌感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24 h后,用FAT测定牙鲆的血液、肾脏和肝脏中的河流弧菌,在血液中河流弧菌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肾脏,肝脏的检出率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荧光抗体技术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出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大黄鱼弧菌病的荧光抗体快速诊断研究
    鄢庆枇
    苏永全
    王军
    纪荣兴
    [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 291 - 295
  • [2] 网箱养殖青石斑鱼河流弧菌病研究
    鄢庆枇
    苏永全
    王军
    池信才
    王德祥
    [J]. 海洋科学, 2001, (10) : 17 - 19
  • [3] 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范长权
    广德印
    李士超
    [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1, (03) : 249 - 250
  • [4] 养殖牙鲆弧菌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常建波
    宫向红
    孙逢贤
    王育红
    李玉珍
    张申
    王秉和
    [J]. 海洋水产研究, 2001, (01) : 37 - 41
  • [5] 斑节对虾病原菌河流弧菌(Ⅰ型)的研究
    张朝霞
    苏永全
    王军
    鄢庆枇
    马梁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00, (S1) : 208 - 213
  • [6] 中国对虾弧菌病的间接荧光抗体诊断技术研究
    张晓华
    徐怀恕
    许兵
    纪伟尚
    韩茵
    杨学宋
    马建康
    [J]. 海洋与湖沼, 1997, (06) : 604 - 610
  • [7] 皱纹盘鲍对河流弧菌-Ⅱ苗免疫的研究
    李太武
    丁明进
    相建海
    刘瑞玉
    [J]. 海洋与湖沼, 1997, (01) : 27 - 32
  • [8]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研究水中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与鱼类出血性败血病的关系
    吴淑勤,石存斌,潘厚军,黄志斌
    [J]. 中国水产科学, 1994, (02) : 1 - 9
  • [9] 从腹泻患者的粪便中首次在黑龙江省检出河流孤菌Ⅰ的分离鉴定
    张慧兰
    郑秀英
    李富玲
    [J]. 哈尔滨医药, 1991, (04) : 23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