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20
作者
彭丽娟 [1 ,2 ]
陈旭 [1 ,2 ]
雷鹏 [1 ,2 ]
邹荣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校适应; 学校归属感; 集体自尊;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2.02.032
中图分类号
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考查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集体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719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良好,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以及变量各维度间显著相关,并且学校融入、学校环境、学校投入和同伴关系能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③流动儿童的集体自尊在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通过提高其集体自尊而促进学校适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的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学校态度的中介作用 [J].
余益兵 ;
葛明贵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02) :225-227
[2]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J].
谭千保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1) :68-70
[3]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J].
庞海波 .
心理科学, 2009, 32 (05) :1238-1241
[4]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 [J].
李晓巍 ;
邹泓 ;
王莉 .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9) :81-86
[5]   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许传新 .
青年研究, 2009, (03) :18-26+94
[6]   大学新生的集体自尊、个体自尊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J].
薛松 ;
李永鑫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6) :612-613+616
[7]   自我概念和个体自尊、集体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J].
张林 ;
徐强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6) :609-611
[8]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 [J].
邹泓 ;
屈智勇 ;
叶苑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04) :77-82
[9]   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J].
程黎 ;
高文斌 ;
欧云 ;
刘正奎 ;
王文忠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4) :389-391+394
[10]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J].
孙晓莉 .
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2) :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