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的曲折探索

被引:5
作者
冯建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开放前; 教育学;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9.06.015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教育学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回顾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过了曲折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全盘照搬,也有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彻底批判,还有教育学中国化的尝试。这种尝试在"文革"期间异化为教育学的政治化、语录化,造成了教育学的严重破坏。这三十年的探索,有经验,但更多的是教训。吸取教训,避免同类的错误,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凯洛夫访华”的历史、关注的教育问题及影响 [J].
郑玉飞 .
教育学报, 2013, 9 (02) :121-128
[2]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J].
顾明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13
[3]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 [J].
周谷平 ;
徐立清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01) :14-19
[4]   凯洛夫《教育学》传入始末考 [J].
周谷平 ;
徐立清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6) :116-123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历程初探 [J].
周谷平 ;
徐立清 .
教育研究, 2002, (10) :19-23
[6]   刘佛年《教育学》述评 [J].
陈桂生 .
江西教育科研, 1998, (03) :9-12+51
[7]  
学习总路线,贯彻总路线[J]. 人民教育. 1958(08)
[8]   为繁荣教育科学創造有利条件 上海南京高等师范院校部分教授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見 [J].
孟宪承 ;
高觉蛟 ;
张耀翔 ;
张文郁 ;
萧春荣 ;
常连直 ;
欧元怀 ;
陈科美 ;
左任侠 ;
杜佐周 ;
沈百英 ;
胡守义 ;
赵谈■ ;
李少■ .
人民教育, 1957, (07) :42-47
[10]   凱洛夫新编“教育学”简介 [J].
陈友松 .
人民教育, 1956, (12)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