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孤岛油田河流相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18
作者
:
刘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刘建民
[
1
]
束青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束青林
[
2
]
张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张本华
[
2
]
毛卫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毛卫荣
[
2
]
机构
: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来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7年
/ 06期
关键词
:
河流相;
厚油层;
储层构型;
孤岛油田;
D O I
: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6.005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针对孤岛油田河流相厚油层油藏非均质特征,采用油藏综合分析、测井响应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密井网条件下以成因单元为边界的微型构造及辫状河心滩坝、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研究,建立了厚油层层内10m×1cm级精细三维模型,进一步深化了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剩余油研究。针对孤岛油田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富集规律,提出了采用水平井挖潜。在井区综合含水率已达93.7%,采出程度高达45.3%的情况下,矿场实施23口水平井。水平井初期产油量达31.9t/d,是同期投产直井产量的3~4倍,综合含水率比同期投产直井降低了30%50%。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11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
[J].
杨晓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杨晓敏
;
鲜本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鲜本忠
;
束青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束青林
;
朱之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朱之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东
;
魏新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魏新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26
-29+106
[2]
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以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J].
李红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李红南
;
徐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采收率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徐怀民
;
许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许宁
;
黄石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黄石岩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404
-408
[3]
孤岛油田中二中Ng5薄层稠油环蒸汽吞吐中后期调整技术
[J].
毛卫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毛卫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61
-63+87
[4]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储层宏观参数动态模型——以胜坨油田二区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守余
;
王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王艳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10
-12+81
[5]
地下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分析——以孤岛油田为例
[J].
何文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何文祥
;
吴胜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吴胜和
;
唐义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唐义疆
;
束青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束青林
;
张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张本华
.
矿物岩石,
2005,
(02)
:81
-86
[6]
河道砂侧积体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孤岛油田馆上段3~4砂组高弯度曲流河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束青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45
-48+84
[7]
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模式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
陈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陈程
;
孙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孙义梅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2)
:24
-27+68
[8]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
[J].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李阳
;
李双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李双应
;
岳书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岳书仓
;
王忠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王忠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忠
;
吴朝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吴朝东
;
李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李翔
.
地质科学,
2002,
(02)
:219
-230+260
[9]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J].
徐安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徐安娜
;
穆龙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穆龙新
;
裘怿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
-5
[10]
河道砂储层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预测.[M].束青林;张本华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
1
2
→
共 11 条
[1]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
[J].
杨晓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杨晓敏
;
鲜本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鲜本忠
;
束青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束青林
;
朱之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朱之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东
;
魏新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魏新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26
-29+106
[2]
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以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J].
李红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李红南
;
徐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采收率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徐怀民
;
许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许宁
;
黄石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黄石岩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404
-408
[3]
孤岛油田中二中Ng5薄层稠油环蒸汽吞吐中后期调整技术
[J].
毛卫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毛卫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61
-63+87
[4]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储层宏观参数动态模型——以胜坨油田二区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守余
;
王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王艳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10
-12+81
[5]
地下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分析——以孤岛油田为例
[J].
何文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何文祥
;
吴胜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吴胜和
;
唐义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唐义疆
;
束青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束青林
;
张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张本华
.
矿物岩石,
2005,
(02)
:81
-86
[6]
河道砂侧积体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孤岛油田馆上段3~4砂组高弯度曲流河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束青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45
-48+84
[7]
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模式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
陈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陈程
;
孙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孙义梅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2)
:24
-27+68
[8]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
[J].
李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李阳
;
李双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李双应
;
岳书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岳书仓
;
王忠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王忠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忠
;
吴朝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吴朝东
;
李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李翔
.
地质科学,
2002,
(02)
:219
-230+260
[9]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J].
徐安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徐安娜
;
穆龙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穆龙新
;
裘怿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
-5
[10]
河道砂储层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预测.[M].束青林;张本华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