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能动性角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心理契约促进主体能动性的实质投入

被引:6
作者
英爽
甄良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能动性实质投入; 心理演化过程; 激励因素; 研究生教育服务;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0.06.009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研究生主体的不同意识状态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不同产出状态。针对研究生主体有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隐的期望,决定了形成研究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质投入,必须遵从心理契约,建构研究生主体与高校之间相互责任的认知;而敏感点和"创造性环境"给予主体的正的主观意义,起着关键作用。围绕主体敏感点和环境赋予主体的主观意义,开展教育服务,让研究生主体充分参与到自身服务中来,有助于达成心理契约的双向度;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激励因素,将教育服务活动做到实质处,以促进研究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质投入,内在地提升教育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真实命题及中国语境 [J].
龚怡祖 .
公共管理学报, 2008, (04) :70-76+125
[2]   从创新潜力到创新成果:一个创新潜力形成与释放模型——兼论创造力之偏态分布的原因 [J].
覃睿 ;
田先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2) :148-152
[3]   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 [J].
赵琛徽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2) :96-101
[4]   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 [J].
王亚杰 ;
王沛民 ;
不详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4, (02) :56-61
[5]   服务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J].
包惠 ;
胡培 ;
胡斌 .
软科学, 2000, (04) :20-23
[6]  
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 罗长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7]  
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干预研究[D]. 申学武.武汉大学 2005
[8]  
“the customer as a productive resource,a pilot study and atrategic implication,”. Claycomb. Journal of Buisness Strategies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