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纪的盆地原型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8
作者
谢久兵
朱照宇
汪劲草
欧阳婷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第三纪; 盆地原型; 动力学机制; 柴达木盆地; 北缘;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2.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往各种观点都认为柴北缘盆地属于叠合盆地。本研究从沉积构造和沉积岩相的角度对盆地演化的叠合特征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柴北缘盆地在古近纪由三条北西向凹陷带组成,具有多个沉积中心,平面上呈现左行雁列;在新近纪总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宽槽状展布,附有局部小型凹陷。因此,认为柴北缘盆地在古近纪为非对称走滑拉分盆地,在新近纪为挤压坳陷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柴北缘冷湖地区构造建模和构造分析 [J].
王步清 ;
王清华 ;
陈汉林 ;
肖安成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4) :430-434
[2]   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综合评价 [J].
胡勇 ;
刘平 ;
曹海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4) :464-469
[3]   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的沉积格局及有利油气勘探区选择 [J].
吴智平 ;
李凌 ;
李伟 ;
周瑶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330-337
[4]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马达德 ;
汪立群 ;
刘震 .
西北地质, 2003, (04) :16-24
[5]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锡铁山左行逆冲断裂及地质意义 [J].
王根厚 ;
冉书明 ;
李明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3) :224-230
[6]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体系及湖盆充填模式分析 [J].
付国民 ;
李永军 ;
邓颖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2) :39-47
[7]   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的扭动构造与阿尔金构造体系的关系 [J].
张守仁 ;
曹代勇 ;
戴俊生 ;
李剑红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3) :218-223
[8]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李永军 ;
付国民 ;
阎海卿 ;
冯备战 ;
仲新 ;
李注苍 ;
谢学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0, (03) :11-18
[9]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J].
戴俊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21-124
[10]   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意义 [J].
陈世悦 ;
徐凤银 ;
彭德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175-17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