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技术在河道砂体描述中的应用——以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北坡馆陶组为例

被引:11
作者
马立权
何增国
机构
[1] 大庆石油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
地球物理技术; 精细构造解释; 河道砂体描述; 含油气判识; 馆陶组; 埕东凸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2.001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埕东凸起北坡是济阳坳陷河道砂体油气勘探的主阵地之一。以该区馆陶组为研究对象,对在精细构造解释、河道砂体描述和含油气判识3个方面应用比较成功的相干体分析、水平切片分析、三维可视化分析、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瞬时频率以及振幅值统计等地球物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对埕东凸起北坡河道砂体进行了分类评价,共描述砂体104个,预测Ⅰ类砂体56个,Ⅱ类砂体24个。探讨了埕东凸起北坡馆陶组河道砂体描述中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0+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 [J].
杨晓敏 ;
鲜本忠 ;
束青林 ;
朱之锦 ;
孙立东 ;
魏新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26-29+106
[2]   河流相储层三维流动单元模型建立——以孤东油田七区馆上段为例 [J].
隋淑玲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3) :12-14+82
[3]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刘雅利 ;
顾琳 ;
方旭庆 ;
林会喜 ;
赵密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33-35+83
[5]   分频解释技术在桩106地区馆上段河道砂体描述中的应用 [J].
毕俊凤 ;
刘书会 ;
陈学国 ;
董立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38-40+7
[6]   胜利油田沾车地区馆陶组地层速度特征 [J].
朱家俊 ;
王永诗 ;
石砥石 ;
王学军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3-35+7
[7]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石砥石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10
[8]  
胜利油田勘探技术论文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干生,李丕龙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