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耦合创新教育技术的过程本质

被引:3
作者
曾茂林
机构
[1]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耦合; 创生; 新教育技术; 过程本质;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6.09.005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从"教育&技术"耦合创新教育技术的过程本质入手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教育技术静态关系论中存在的教育与技术价值取向冲突、实践中难以达成真正融合的问题。原有整合论将教育技术看作课堂教学之外的资源或手段,立足于教师的外部作用对其进行重组。耦合论则从动态生成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主体间内部相互作用的过程,突出了教育与技术互动生成师生需要的教育技术的过程本质。在新教育技术的生成中,不仅存在"教育&技术"双向和整体耦合机制,而且还存在外部环境、遗传基因、理论指导、内在动力等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以综合生成的方式创生新教育技术。为了教育技术创新既能满足整个教育系统的需要,又能切合各课堂教学实际,就需要专家们从顶层设计上做好规划引导,又要求师生将代表专家精神的教育技术与课堂现实需求耦合,以此不断生成"贴身"的新教育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40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教育与技术的融合 [J].
张国安 .
中国成人教育, 2013, (20) :10-13
[2]   当技术遇到教育——教育与技术的互动方式解析 [J].
徐晓雄 .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08) :32-34
[3]   从观点到视角:论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 [J].
叶晓玲 ;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3) :5-9+43
[4]   教育发展历程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J].
马万全 ;
单美贤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0 (05) :119-121
[5]  
论教育场中的技术[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单美贤, 2011
[6]  
生成哲学[M]. 河北大学出版社 , 金吾伦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