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效率、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5
作者
王必达
苏婧
机构
[1]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拓展的D-S模型; 运输效率;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将运输效率引入冰山成本,通过拓展D-S(Dixit and Stiglitz,1977)模型分析运输效率与经济空间集聚的关系,并采用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结果是运输效率通过商品价格差来影响经济空间集聚,经济集聚的空间不平衡必然产生区域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高于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制约着西部地区运输效率的提升,西部大多数省域运输系统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因此,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变革和质量变革,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是我国西部地区逆转发展要素流失,引致产业集聚,促进与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国内市场分割吗? [J].
范欣 ;
宋冬林 ;
赵新宇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20-34
[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物流效率综合研究 [J].
张竟轶 ;
张竟成 .
管理世界, 2016, (08) :178-179
[3]   中国省域综合运输效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J].
吴群琪 ;
宋京妮 ;
巨佩伦 ;
包旭 ;
杜凯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43-49
[4]   中国区域综合运输效率的测度及其时空演化 [J].
李涛 ;
曹小曙 ;
杨文越 ;
黄晓燕 .
地理科学, 2015, 35 (02) :168-175
[5]   市场获得与区域发展差距:来自中国城市经济的实证 [J].
许德友 .
世界经济文汇, 2012, (01) :33-52
[6]   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 [J].
周学 .
经济学动态, 2010, (03) :48-57
[7]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8]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4, (11) :77-84+96
[9]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 [J].
贺灿飞 ;
梁进社 .
管理世界, 2004, (08) :8-17+155
[10]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