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化效应
被引:27
作者:
黄耿志
[1
]
薛德升
[2
]
张虹鸥
[1
]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非正规就业;
发展;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进入城市正规部门,而进入非正规部门,但关于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却不清楚。基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估算方案,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度与解释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自1990年以来,非正规就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就业的主要方式和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其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自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减少的特征,其在城市就业的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符合倒U形的规律。模型显示:尽管短期内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和城市化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长期看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非正规就业每增长1%,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0.1%。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正规就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转移过程与劳动力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流动过程。结论强调,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失业问题,而更多是如何应对处于社会保障系统以外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54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