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正规部门指数的设计与测算——兼论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关系

被引:10
作者
沈晓栋
李金昌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指数; 经济增长;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1.08.003
中图分类号
F222.33 [国民经济计算体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基于2008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框架,利用统计指数理论和综合评价技术从投资、消费、就业、金融四个方面设计并测算我国非正规部门指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非正规部门年均增长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非正规部门的"低抗风险性、低政府规制"的特征增加了非正规部门增长的不稳定性;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当期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关系,但影响程度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实证研究 [J].
王永兴 ;
景维民 .
统计研究, 2010, 27 (11) :17-23
[2]   中国“未观测金融”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测估 [J].
李建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40-152+161
[5]   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与指数的测算:1982~2006 [J].
田光宁 ;
李建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138-146
[6]   非正规部门生产规模的估算:数据比较法——以浙江省为例 [J].
徐蔼婷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6) :33-39+126
[7]   中国“未观测货币资金”:测估理论与方法 [J].
李建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7) :58-68
[8]   非正规就业统计若干问题探讨 [J].
裘雨明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3) :52-55
[9]   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定量估测——现金比率法的修正及实证分析 [J].
刘洪 ;
夏帆 .
统计研究, 2003, (10) :34-38
[10]   非正式金融探析 [J].
易秋霖 ;
郭慧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