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58
作者
常清 [1 ]
杨复沫 [2 ]
李兴华 [1 ]
曹阳 [1 ]
王欢博 [2 ]
田密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颗粒物; 化学组成; 粒径分布; 雾霾天气;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0725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认识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利用13级低压撞击采样器采集北京城区冬季一次典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颗粒物,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10中不同粒径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组分,获得了颗粒物及其化学成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天气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大小为:雾霾>多云>雪天>晴天,4种天气下PM2.5/PM10均大于74%,说明冬季污染主要是由细颗粒物污染引起.SO2-4、NO-3、NH+4、Cl-、Ca2+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SO2-4、NO-3、NH+4在0.76μm出现单峰;Ca2+和Mg2+在0.31和5.13~8.09μm出现双峰,主要分布在粗模态;Cl-和K+在0.76和5.13μm出现双峰,主要分布在细粒径段.OC、EC也富集于细粒子,显单峰结构.随污染程度增加,二次无机离子及碳组分浓度均显著增加,SO2、NO2的表观转化率(SOR、NOR)以及OC/EC在灰霾期间都远远高于二级良,可见二次无机源及有机源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空气流动性差的灰霾持续期,机动车尾气排放的EC等一次污染物贡献增加.分析NO-3/SO2-4的粒径分布发现,机动车尾气对爱根核模态及凝结模态的亚微米模态(<1μm)贡献大于固定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已十分凸显.此外,燃煤污染的区域输送对污染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重污染期间土壤扬尘的贡献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persistent severe fog and haze event over eastern China in January 2013.[J].ZHANG RenHe;LI Qiang;ZHANG RuoNa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 01
[2]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January 2013 heavy haze pollution episode over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J].WANG YueSi;YAO Li;WANG LiLi;LIU ZiRui;JI DongSheng;TANG GuiQian;ZHANG JunKe;SUN Yang;HU Bo;XIN JinYua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 01
[3]   2013年1月中国中东部大气重污染期间上海颗粒物的污染特征 [J].
周敏 ;
陈长虹 ;
乔利平 ;
楼晟荣 ;
王红丽 ;
黄海英 ;
王倩 ;
陈明华 ;
陈宜然 ;
李莉 ;
黄成 ;
邹兰军 ;
牟莹莹 ;
张钢锋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1) :3118-3126
[4]   京津冀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 [J].
王跃思 ;
姚利 ;
刘子锐 ;
吉东生 ;
王莉莉 ;
张军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3) :353-363
[5]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6]   南京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及其随高度的变化 [J].
孔春霞 ;
郭胜利 ;
汤莉莉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6) :757-761
[7]  
南京冬季雾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J].杨军;牛忠清;石春娥;刘端阳;李子华;.环境科学.2010, 07
[8]   北京大气中PM2.5及其碳组分季节变化特征与来源 [J].
周家茂 ;
曹军骥 ;
张仁健 .
过程工程学报, 2009, 9(S2) (S2) :248-252
[9]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J].
吴兑 .
环境化学, 2008, (03) :327-330
[10]   北京冬、夏季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质量浓度谱分布 [J].
胡敏 ;
赵云良 ;
何凌燕 ;
黄晓锋 ;
唐孝炎 ;
姚小红 ;
陈泽强 .
环境科学, 2005,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