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官亭盆地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5
作者
崔一付
刘雨嘉
马敏敏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官亭盆地; 聚落演变; 生业模式; 气候变化; 古洪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官亭盆地史前群发性自然灾害对齐家文化时期大型聚落喇家遗址毁灭的影响是近20年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研究焦点多集中在自然灾害对单一遗址的影响,该盆地内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该时段人地关系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尚不清晰.本文依据官亭盆地内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点的位置、海拔和面积,探讨盆地内该时段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仰韶文化晚期(5500~5000cal a BP),盆地内黄河三级阶地上出现4处遗址,聚落分布范围较小;马家窑文化至齐家文化时期(5300~3600cal a BP),遗址数量、聚落规模和分布范围明显增加,聚落分布整体向靠近黄河的海拔较低的区域移动;辛店文化时期(3400~2700cal a BP),遗址数量和聚落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聚落范围收缩,聚落分布发生空间分异,一部分向高海拔移动,另一部分则处于低海拔位置.结合研究区周边的全新世气候记录、考古及古洪水资料,显示官亭盆地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数量、规模和分布范围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演变和分布范围密切相关,而大区域文化格局的演变又受到气候变化和农业发展的影响.新石器-青铜时代官亭盆地聚落海拔高程的空间分布则主要受到生业模式变化的影响,尚无证据显示其与古洪水事件有紧密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东风西渐.[M].李永城; 著.文物出版社.2009,
[2]  
中国新石器时代.[M].(澳) 刘莉; 著.文物出版社.2007,
[3]  
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谢端琚著;.文物出版社.2002,
[4]  
中国文物地图集.[M].国家文物局主编;青海省文化厅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5]   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与黄河大洪水无关 [J].
董广辉 ;
张帆宇 ;
刘峰文 ;
张东菊 ;
周爱锋 ;
杨谊时 ;
GongHui WANG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 48 (04) :467-475
[6]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人类对不同海拔环境的适应策略探讨 [J].
张山佳 ;
董广辉 .
第四纪研究, 2017, 37 (04) :696-708
[7]   农作物传播视角下的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 [J].
董广辉 ;
杨谊时 ;
韩建业 ;
王辉 ;
陈发虎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5) :530-543
[8]   亚洲夏季风5400a BP极端减弱事件与文化演变 [J].
白益军 ;
张平中 ;
高涛 ;
余仁哲 ;
周鹏超 ;
程海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5) :554-566
[9]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农业强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J].
董广辉 ;
张山佳 ;
杨谊时 ;
陈建徽 ;
陈发虎 .
科学通报, 2016, (26) :2913-2925
[10]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过程和可能驱动机制 [J].
张东菊 ;
董广辉 ;
王辉 ;
任晓燕 ;
哈比布 ;
强明瑞 ;
陈发虎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 46 (08) :100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