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型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效果——以浙江、四川和湖南三省为例

被引:37
作者
姚海琴 [1 ,2 ]
朋文欢 [1 ]
黄祖辉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2]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
家庭型乡村旅游; 农户收入; PSM法; 样本选择性偏差;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11.02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农户从事家庭型乡村旅游对其收入的影响并未受到学界过多关注。文章借助浙江、四川和湖南三省605位农户调研数据,在阐述家庭型乡村旅游增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PSM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实证考察家庭型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1农户从事乡村旅游对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相较于未从事者,从事者的家庭收入将提高7万元/年;2随着从业年份的增加,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大,说明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户增收具有良好的持续性;3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受农户就业类型影响,表现为全职型的增收效果大于兼业型。研究认为,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从业农户应丰富旅游产品,克服乡村旅游的季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J].
黄震方 ;
陆林 ;
苏勤 ;
章锦河 ;
孙九霞 ;
万绪才 ;
靳诚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409-1421
[2]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J].
李莺莉 ;
王灿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6) :29-34+110
[3]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 [J].
贺爱琳 ;
杨新军 ;
陈佳 ;
王子侨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174-181
[4]   有效与困境: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辨析 [J].
柳百萍 ;
胡文海 ;
尹长丰 ;
韦传慧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5) :81-86+112
[5]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J].
席建超 ;
王新歌 ;
孔钦钦 ;
张楠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31-540
[6]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研究——以浙江江山市为例 [J].
徐清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174-178
[7]   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 [J].
吴冠岑 ;
牛星 ;
许恒周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4) :63-68+111
[8]   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 [J].
邓爱民 ;
黄鑫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2) :105-109
[9]   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10县1000户农户的调查 [J].
肖淑兰 ;
姜太军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 (06) :147-150
[10]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 [J].
王琼英 ;
唐代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11) :66-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