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非砂岩储层评价

被引:11
作者
王国力
张永生
杨玉卿
漆智先
不详
机构
[1] 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开发部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 北京
[5] 北京
[6] 湖北潜江
关键词
盐间非砂岩; 储层; Ⅳ级盐韵律; 孔隙度; 渗透率; 江汉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以Ⅳ级盐韵律(单个韵律尺度: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韵律组合可达几米)为基本尺度,对广泛分布于潜江凹陷的盐间(包括盐岩层内)非砂岩储层进行储集岩、储集空间、储集物性及储层纵向分布等方面的精细描述和研究,得出盐间相对淡化段中的Ⅳ级盐韵律及其组合是最有利、最有希望获得工业油流的储层。孔隙度受钙芒硝(Gb)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钙芒硝的含量在10%~50%时,随其含量的增加,白云岩类和泥质岩类的孔隙度有所下降;而当其含量超过50%成为主要成分时,所形成钙芒硝岩的孔隙度则稳定在10%左右。在各类储集岩中,以白云岩类的孔隙度最高(平均达19%),泥质岩类次之(平均达13.4%),钙芒硝岩类最低(平均为10.6%),但渗透率却以泥质岩类最高(平均达68.8×10-3μm2),钙芒硝岩类次之(平均达36.2×10-3μm2),白云岩类最低(平均为25.3×10-3μm2),表明渗透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孔隙度的大小,而主要与孔隙结构的分选性以及构造裂缝等有关。盐间非砂岩储层的孔吼半径普遍较小,大径孔喉仅占很小比例,渗透性普遍较差。因此,欲有效开发此类非砂岩储层,有必要根据盐类矿物的溶解习性,以改善渗透性为目标对储层作适当的改造以利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盐湖油田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典敷等著, 1998
[2]   江汉盆地地层埋藏史研究 [J].
罗晓容 ;
陈荷立 ;
王家华 ;
王凤琴 .
石油实验地质, 1989, (04) :369-378
[3]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 [J].
马安来 ;
李贤庆 ;
包建平 ;
熊波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4) :367-371
[4]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油气成藏期分析 [J].
卢明国 ;
童小兰 ;
王必金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28-30
[5]   潜江凹陷油田水有机组份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林九皓 ;
文志刚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8, (03) :277-283
[6]   江汉盆地新沟咀组排烃量初探 [J].
王凤琴 ;
陈荷立 ;
罗晓容 .
石油实验地质, 1989, (02) :160-166
[7]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泥岩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的探讨 [J].
戴贤忠 ;
李玲琍 .
石油实验地质, 1990, (01) :21-29
[8]   江汉盆地潜江组未熟烃源岩生油量预测的化学动力学法 [J].
蒲秀刚 ;
江继纲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3) :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