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环境变化

被引:11
作者
滕吉文
张中杰
张秉铭
张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壳缩短,深层过程,大陆动力学,环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 [动力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带地球深部结构、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探讨了冈瓦纳古陆解体后,印度板块北进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后效。由于印度板块中、上地壳与地幔盖层物质挤入,南北双向挤压力系以及复杂深层动力过程的作用,深部物质被分异、调整,致使地壳缩短增厚,深部物质侧向流展,导致青藏高原整体隆升。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特异的深部结构与深层过程。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古亚洲的地貌景观和自然环境,使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而且造成高原及其周边地域剧烈的水热活动和特异的地震活动,强烈地改变了该区人文气候、生物区系和生态环境,从而构成中—新生代以来东亚乃至全球系统最为壮观的地球科学事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球科学的机遇与挑战 [J].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7, (01) :24-30
[2]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上) [J].
滕吉文,张中杰,胡家富,尹周勋,刘宏宾,万志超,杨顶辉,张秉铭,张慧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2) :121-133
[3]   大洋钻探与青藏高原 [J].
汪品先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3) :254-257
[4]   地球构造变动对土壤分带格局和古气候事件的影响 [J].
马宗晋,聂高众,张培震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1-12
[5]   青藏高原岩石层三维和二维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J].
滕吉文,尹周勋,刘宏兵,张中杰,胡家富,孙克忠,魏计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S2) :117-130
[6]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564
[7]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J].
刘东生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2, (01) :12-23
[8]   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层析成象 [J].
刘福田 ;
曲克信 ;
吴华 ;
李强 ;
刘建华 ;
胡戈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3) :281-291
[9]   青藏高原地区的p波走时与上地幔结构 [J].
贾素娟 ;
曹学锋 ;
鄢家全 .
西北地震学报, 1981, (03) :27-34
[10]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 [J].
滕吉文 ;
王绍舟 ;
姚振兴 ;
徐振武 ;
朱志文 ;
杨秉平 ;
周文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5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