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22
作者
丁建华 [1 ]
杨威 [1 ]
金显文 [1 ]
邓道贵 [1 ]
葛茜 [1 ]
刘足根 [2 ]
机构
[1]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2]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赣江下游流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15科25种.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生物密度最大值(145.9±81.8 ind./m2)出现在6月,最小值(89.6±15.9 ind./m2)出现在4月;生物量的变化则相反,最大值(90.1±25.4 g/m2),出现在4月,最小值(62.9±20.9 g/m2)出现在6月;干流的生物密度在6月、11月和4月均明显高于支流,而生物量在11月低于支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在6月、11月和4月的时间尺度上以及干流、支流的空间尺度上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在11月份,这3类指数均表现为最高,6月则均为最低;干流的H’和D在6月和4月均低于支流,而J在这3个时间段内则均是支流高于干流,表明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较干流更为多样、均匀和稳定.H’和D的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干流的污染程度较支流更为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5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底栖动物生物指数水质评价进展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J].
吴东浩 ;
王备新 ;
张咏 ;
杨莲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4 (02) :129-134
[2]   赣江流域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J].
方红亚 ;
张方方 ;
张萌 ;
陈宏文 ;
李惠民 ;
刘足根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4) :2254-2257+2279
[3]   西藏雅鲁藏布江雄村河段及其支流底栖动物初步研究 [J].
赵伟华 ;
刘学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3) :281-286
[4]   丹江口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J].
张敏 ;
邵美玲 ;
蔡庆华 ;
徐耀阳 ;
王岚 ;
孔令惠 .
湖泊科学, 2010, 22 (02) :281-290
[5]   漓江水系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J].
曹艳霞 ;
蔡德所 ;
张杰 ;
赵湘桂 ;
王备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7 (02) :118-123
[6]  
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J]. 蒋万祥,贾兴焕,周淑婵,李凤清,唐涛,蔡庆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7]   汉江流域上游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J].
闫云君 ;
李晓宇 .
湖泊科学, 2007, (05) :585-591
[8]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 [J].
张凤英 ;
庄平 ;
徐兆礼 ;
王云龙 ;
朱江兴 .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1244-1249
[9]   赣江流域水体无机氮分布特征 [J].
王毛兰 ;
周文斌 ;
胡春华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7, (03) :271-275
[10]   雅砻江(锦屏段)及其主要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 [J].
渠晓东 ;
曹明 ;
邵美玲 ;
黎道丰 ;
蔡庆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158-162